常見問題Q%26;A.jpg

2022年陸研港澳台-大陸研究所考研常見問題Q&A

 

📌『常見問題Q&A

◎台灣教育部承認的大陸學校有哪些?

台灣採認大陸大學學歷,於2011年開始以985工程院校作為採認篩選範圍,至2016427

公告為止,學歷採認擴大涵蓋了211工程院校,排除公安、軍事、醫療等院校或科系,共採認155所院校。

詳細名冊請參考:教育部承認的大陸大學列表

 

◎應屆畢業生想要出國留學,可否於服役前到國外就讀碩士班或博士班?

國內大專校院畢業生雖未服役,惟符合國外就讀學歷及就學最高年齡規定(碩士學位27歲前或博士學位30歲前),取得國外學校入學許可者,仍得申請核准出境就學。(10386日開始適用,請逕洽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辦理

 

◎台灣畢業的學歷可否報考大陸研究所?

若具有台灣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大學校院所發給者之學位證書,則可報考大陸研究所港澳台聯招的碩、博士班。

 

◎「基督書院」畢業者可否透過港澳台聯招報考大陸研究所?

基督書院並非為依私立學校法經教育部許可立案之學校,並不符合港澳台報考之學歷要求。

 

◎「專科畢業」可否報考研究所?

依照台灣「報考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的規定,欲報考碩士者所須條件如下:取得專科學校畢業證書後,其為三年制者經離校二年以上;二年制或五年制者經離校三年以上;取得專科進修(補習)學校資格證明書、專科進修學校畢業證書或專科學校畢業程度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及格證書者,比照二年制專科辦理。

尚需參照各校簡章,是否同意同等學力者報考或需附相關工作經驗、年資證明等規定。

 

◎「同等學力」是如何認定? 要如何取得?

請參照台灣教育部公告的「報考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規定。附連結

尚需參照各校簡章,各校是否同意同等學力者報考或需附相關工作經驗、年資證明等規定。

※建議考生若以同等學力或跨專業報考,請先與欲報考院校確認。

 

◎大學畢業可否「跳考」博士班?

以台灣教育部規定,具下列資格者,得以同等學力報考博士班:

A.  碩士班學生修業滿兩年且修畢畢業應修科目與學分(不含論文),因故未能畢業,經退學離校或休學一年以上,持有修業證明書,或休學證明書附歷年成績單,並提出相當於碩士論文水準之著作者。

B.  大學畢業獲有醫學學位或牙醫學學士學位,經有關專業訓練兩年以上,並提出相當於碩士論文水準之著作者。

C.  大學畢業或有學士學位,從事與所報考系所相關工作五年以上,並提出相當於碩士論文水準之著作者。

D.  下列國家考試及格,持有及格證書,且所報考系所相關工作六年以上,並提出相當於碩士論文水準之著作者。()公務人員高等考試或一、二、三等特種考試及格。()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或相當等級之特種考試及格。

(相當於碩士論文水準之著作、相關專業訓練及相關工作,由各大學自行認定後,出具並檢附「同意報考證明書」。藝術類或應用科技類相當於碩士論文水準之著作,得以創作、展演連同書面報告或以技術報告代替。)

欲報考港澳台聯招尚需參照各校簡章上註明,學校是否同意同等學力者報考或需附相關工作經驗、年資證明等規定。

 

◎港澳台聯招是否有「轉學考」制度? 「大學三年級」可否報考碩士?

沒有,透過港澳台聯招報考錄取進入學校後,皆需從一年級開始就讀。

需大學應屆畢業且於當年度九月入學時可繳交出畢業證書為準。

 

◎研究所可否「跨專業」報考?

需參照各校當年度簡章與專業目錄中是否註明「不可()跨專業報考」,若無特別註明可向各校招生辦洽詢確認。

 

◎大學「非醫學專業」相關科系可否報考大陸研究所中、西醫臨床類?

不能。醫學臨床類限大學醫學專業畢才能報考,否則只能報「非臨床學位」之其他類。

 

◎「MBA工商管理碩士」專碩需要什麼條件?港澳台聯招有提供報考EMBA(高階管理之碩士在職專班)的學位嗎?

報考MBA至少需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經歷並出具證明。

※應屆生建議報考學碩

 

◎報名需要交「體檢單」嗎? 要去哪裡體檢?

報名時不需繳交體檢表,若學校列明須繳交體檢表,請考生於錄取後入學時繳交。

請至各大公、私立醫院辦理「基本體檢」項目即可。

 

◎報考大陸研究所有沒有「年齡限制」?

港澳台生報考大陸研究所並無年齡限制,惟碩士生40歲以上;博士生45歲以上不得報考公費生

 

◎持「外國學歷」者可否參加港澳台聯招? 學歷該如何認證?

A.  可以,凡持國外學歷報考者,可由以下方式「任選其一」進行證件審核,並與夏潮聯合會預約報名。

1.依據台灣教育部「大學辦理國外學歷採認辦法」所列舉之院校參考名冊,持學歷證件報名。

2.檢具大陸教育部學歷採認證明文件。

B.  ※外國大學參考名冊網址

※外國大專院校參考名冊及國外學歷認定之相關疑義,可另至下列教育部之網站查詢:

1.高等教育司網站-行政規則>學籍與學歷採認、問題解答>學籍與學歷採認

2.國際文教處網站-問答>外國學歷查證認定。

 

◎大陸研究所(考研)港澳台聯招,每年什麼時候報名、考試、複試、放榜?

報名期間:往年大多為12

考試日期:於隔年的4月中。

考試地點:北京、廣東、澳門、香港、上海五擇一。在何處報名即在當地考場考試。(目前台灣並未設考場)

  • 一般於五月底由學校自行通知安排複試;於六月寄出錄取通知。

 

◎研究所有沒有「在職專班(兼讀制)」、「公費」或「獎學金」制度?

各校於簡章中會註明是否提供有自費兼讀制或公費生,如欲選報請參考該年度簡章。

研究所設有自費兼讀制度,類似於台灣的在職進修生,上課時間由該院校或老師決定。學制中與指導老師的規定密切相關,兼讀制所有課程、計畫、答辯、論文寫作與自費生沒有任何區別。學校學歷學位證書都一樣,不會列出身份制別。一但選報兼讀,錄取後不得變更。博士招考生可向學校博士班導師直接聯絡。

 

公費和獎學金方面,由各校研招辦主任及外事處單位(國際交流中心或港澳台辦公室等機構為主,管理學生食衣住行各方面)共同研議。教育部下放權力,由學校自主決定是否提供。

※成績好是充分條件,另要看學校年度撥款金額、學校如何做出政策平衡港澳台與內地學生之間的名額比例等條件。

 

◎陸校碩士、博士各需要「修業幾年」?

一般碩士需兩年至三年、博士三年。有些專業會有不同的學業年限要求。

 

◎陸校博碩連讀是否一定至少要唸完五年?

是的,且不可中途放棄,否則連同碩士學位連同放棄。若專業目錄中未標明,可直接詢問各校是否提供博碩連讀。

 

◎大陸研究所「學費」是多少? 加上生活費一年大約需準備多少?

學費和雜費,港、澳、台生的學費與內地生等同,各校標準自訂,但皆在每年8000-14000人民幣的範圍內,確切學雜費可詢問各校招生辦公室。

 

生活費因各地物價水準不同而不同,EX:在北京地區,學費估算四萬台幣一年+校內宿舍約台幣七千一年+三餐生活費約六萬台幣一年=全年合計約台幣11萬~12萬元。上海地區全年約台幣11~14萬、台北約台幣25~32萬。皆以基本開銷(校內用餐)等方式估算。

 

◎大陸研究所(考研)除了港澳台聯招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入學管道」?

除港澳台聯合招生考試外,尚可申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及藝術類大學(北京電影、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試會有加考筆試需注意

 

◎可否「同時報名」參加聯招考試及申請報考其他獨立招生的學校?

只要考試時間不衝突,考生即可同時報考聯招及其他獨招的學校。無論聯招或 獨招申請,各年度考試時間皆有調整,請依該年度簡章公告為準。

 

◎可否「同時報名」參加聯招考試及申請報考其他獨立招生的學校?

欲申請北大、清大或獨招學校需請考生上網報名,或由陳偉協助。

 

◎欲申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研究所,需查驗「證件正本」可用郵寄嗎?

需將影本加蓋章印後以玆正本後再寄至學校,不可直接寄出原件正本。

 

◎港澳台聯招之研究所,是否只能報考一個學校一個專業及研究方向?

是的,港澳台聯招的大陸高校皆在同樣時間舉行考試,透過報考學校各自出題(陳偉獨家回憶版真題),考生僅能選取一所學校的一項專業來報考。

只要考試時間不衝突,考生可同時報考聯招及其他申請制(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研究所。

 

◎如何查詢學校研究所有哪些專業及考試科目?

大陸研究所及簡章查詢。至報名點繳交報名表時,仍須再次確認紙本簡章目錄內容。

 

◎如何取得最新的各校簡章及專業目錄?

各校簡章目錄,陳偉每年提供各校簡章紙本供參考,如有需要可自行影印,也可至陳偉網站觀看。

 

◎可否「通訊報名」? 可否找他人代理報名?

必須親自攜帶報名資料及相關證件正本完成報名手續,不接受通訊報名。

若無法本人報名則需出具委託書,並請受委託人攜帶相關報名資料證件正本及受委託人之證件,完成報名程序。(不接受兩人及兩人以上委託同一人報名)

 

◎報名費可接受現金嗎? 「港幣匯票」要去哪裡購買?

請至各家銀行外匯指定銀行購買港幣匯票700( 匯票抬頭:「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BEIJING-HONG KONG ACADEMIC EXCHANGE CENTRE」,匯票抬頭中、英擇一即可)

※ 某些銀行購買匯票非當日可取得,請注意作業時間。郵局沒有賣匯票

 

◎歷屆成績單怎樣才算「正本」?若轉學或插班是否需提供所有學期成績?

成績單上需含有學校鋼印、浮水印,或至學校教務處蓋章以玆證明。應屆畢業生可在錄取入學前補繳最後一學年的成績單。若曾轉校後抵免學分則仍需檢附之前學校的學分成績單。

 

◎「在學證明」可否以學生證代替?

應屆生須請學校開立在學證明書,或將學生證正反面影印本至學校註冊組加蓋章,不可僅繳交學生證影本。

 

◎「工作經歷證明」可否以勞健保證明代替?

工作經歷證明需出具工作機構/單位 「同意在職證明書」,不可僅以勞健保證明代替。

 

◎畢業證書或成績單是否需要申請「英文版」?

國內學歷者僅收受「中文版」的畢業證書與成績單。持國外學歷報考者除外。

 

◎報名時是否需要附「論文」或其他研究文件?

報名時不接受其他報名資料以外的文件繳交(ex:論文、研究計畫書等),欲提供者請自行將資料寄至該校之系所。

 

◎考博士班是否一定要報名前先「聯絡指導老師」?

與指導教授先行聯繫並非硬性規定,但由於報考博士者須先在報名表上填寫指導教授,一方面基於禮貌性的告知;一方面確認教授在該年度是否招收學生;另外,先行與老師討論準備方向亦有利於考試。

 

◎是否需要「複試」? 是否需要面試?

需參照各校當年度簡章與專業目錄中,由各校決定的複試方式(一般為面試或筆試),並於初試通過後 由各校個別通知考生複試。面試是老師對學生的初步了解,通常以考生個人專業或未來研究方向、計畫作詢問。

 

◎報名是否一定要繳交「推薦信」? 推薦信、自傳是否會影響錄取?

推薦書為報名制式規格,報考者皆須繳交;自傳非強制要求,可隨個人意願填寫。推薦書與自傳為提供參考用,基本上不影響錄取;惟部份院校會依照考生的成績單與學歷證件來確認是否核發准考證,因此強烈建議考生若以同等學力或跨專業報考,請先與欲報考院校確認資格。

 

◎「推薦信」是否限定台灣或相關領域教授填寫? 可否協助找教授推薦?

報名須繳交之兩封推薦書規定須有兩位副教授以上的老師填寫,並未限定老師的研究領域或國籍。

 

◎一旦完成報名程序後能不能退費? 錯過每年的報名時間還能不能補辦?

報名手續繳交完成後,恕無法退件或退費。陸校研究所報名時間為期15天,若錯過報名期間需等候下一年度再報名。

 

◎考生報名期間內,若仍無法取得缺交攸關報考資格之證明,可否先行辦理報名?

考生於報名時,若無法繳交攸關報考資格之證明(如照片、學力證明正本、在校學業成績證明正本、工作年資證明正本、機構同意在職證明書等),不符合報考資格、未繳交者視同未完成報名手續。

惟為免影響考生每年一次之報名機會,報名人員會視情況同意考生先行辦理報名,惟考生應切結於報名期限內必須補繳攸關報考資格之缺件,於期限內送達至報名點,並將「報考編號」及「考生姓名」註明清楚,以避免延誤。若考生逾期無法繳交缺件者,將會取銷考生報名且不退還所繳報名費,考生請自行審慎考量。

 

◎放榜後,何以考生遲遲未收到通知書及成績單?

因碩、博士班招生錄取信件均從各校以普通掛號信函寄發,考生請於報名資料時將地址資料登錄正確。六~七月陸續寄發錄取通知書,仍未收到錄取通知書者,請向郵局查詢是否退件,或電洽各報名點查詢。

 

◎台灣哪裡買到考試用書?如何準備考試?

可參考陳偉教育科技集團及開設之課程

 

◎各校網站下載得到歷屆考古題嗎?

港澳台聯招並無提供台生考古題。網站搜尋皆為陸生考題,難異度跟台生差距甚大

 

◎找不到考古題、沒有參考書目,該如何準備?

可參考陳偉出版社參考書,或直接電洽陳偉提供參考書目或準備方向。

 

◎有無已考取並在當地就讀的學生,可作諮詢?

凡對港澳台招生之院校皆設有「港澳台招生辦公室」,聯繫電話請查詢各校簡章;另,各地皆設有「台灣同胞聯誼會」,專門處理台灣人士在大陸所須的各項協助,可去電洽詢,亦可與統籌單位「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聯繫。

網址:www.taimeng.org.cn

電話:86-10-6821701286-10-68215964

 

◎考科綜合能力是包含哪些部分?

各校規範不同,需參照各校專業目錄或直接向學校詢問。

 

◎數學一、二、三、四等或綜合能力有參考用書嗎?

可參考陳偉出版社/或電洽陳偉

 

◎請問考試題目是繁體或簡體字? 可用繁體作答嗎?

研究所考題字體依各校系所安排,但考試當中若有任何問題,可隨時詢問監考老師,惟不可涉及答案;不論出題字體為何,一律可用繁體字回答。本科生部分,在報名表上即可選取考題為繁體字或簡體字;試卷可用繁體字作答。

 

◎入學後可找哪些單位作生活上的諮詢與協助?

可向各校所設的港澳台招生辦公室或聯繫「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協助處理。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www.taimeng.org.cn

電話:86-10-6821701286-10-68215964

 

2023/112試聽課程

⬛ 考研權威:陳偉研究所
⬛ 地  址:台北市承德路一段35號2樓
⬛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09:00~22:00
⬛ 聯絡電話:02 2558 7419
⬛ 線上諮詢:專員服務

arrow
arrow

    考研小幫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